濮阳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发布于:2017-01-08 09:06)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做好我县“十三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按照《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濮阳市“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等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濮阳县地处兰聊地震断裂带,区域内地质结构复杂,属国务院确定的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曾连续1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地震形势严峻。多年来,在国家、省、市地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已逐步形成了政府关注、部门协调、民众广泛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县防震减灾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坚持防震减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提高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地震安全服务和保障。   

    三、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城乡抗震设防和地震应急救援三大能力。

    (一)提升地震速报预警与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为社会公众、生命线工程及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快速提供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和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继续推进濮阳县地震台建设,完善地震前兆观测项目,强化地球物理场综合观测,优化地震观测技术和台网布局。加强震情监视跟踪和分析研判,推进会商机制改革,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二)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开展活动断层结构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建立地震构造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构造数据信息查询、服务与维护。全面落实《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开展乡镇抗震技术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指导农村建造抗震房屋。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县、示范社区和示范企业。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综合素质。

    (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完善和提升地震应急指挥机构和“一案三制”(应急预案,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加强应急准备、灾情收集、快速响应、灾情发布公众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建立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应急联动协作机制和技术系统。规范应急避险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确保发挥作用。

四、重点项目

(一)地震速报预警与地震监测能力建设

    1.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建设项目。建设内容:濮阳县渠村地震台;完全新建基准站1个,即文留镇基准站;完全新建基本站1个,即八公桥镇站。

    2.建设完成濮阳县地震台。地震台包含测震台网和地震烈度速报台网,测震台网建成后,可以提高地震活动监测能力及大震速报能力,监测能力达到M1.5-1.0级,按要求可在15分钟之内向上级部门进行速报。地震烈度速报网通过对强震动的实时监测,监测数据的实时无线传输,台网中心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准确实时生成地震烈度分布图,为抗震救灾提供及时、科学、有效的服务信息,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二)乡镇抗震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

1.建设目标。在全县每个乡镇建设抗震技术服务站,开展抗震技术咨询,推广先进的抗震技术,指导农民建造抗震房屋,使农村新建房屋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提高农村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建设内容。

1)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服务站。以乡镇便民服务大厅为依托,选配人员,配备必要的电脑、办公桌椅等设施,满足服务站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基本需要。

2)开展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请建筑设计专家和抗震技术专家授课,使服务站人员掌握基本的建筑知识和抗震技术知识。

3)开展宣传和服务。通过发放抗震技术图纸、抗震技术指南、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普及抗震设防知识,提高农民抗震设防意识。通过现场技术指导,或提供建设图纸,为广大农民建造抗震房屋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

(三)全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工程

建设内容:(1)建立覆盖全县城乡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体系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

2)强化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创新方式,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的科普宣传活动,并纳入中小学课外读物和科普活动,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新闻媒体作用,扩大宣传范围,促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在全社会民众中广泛宣传。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应急疏散演练,使师生熟练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3)综合提升濮阳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民抢险救灾、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地震主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二)强化法制保障。加强执法监管,对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县政府法制部门要会同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对防震减灾领域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健全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上级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地震观测、预防、救助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投入,确保地震事业经费、监测设施和运行、防震减灾宣传、救援体系建设、群测群防等资金的落实,促进防震减灾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强化人才支撑。引进优秀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地震专业队伍,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收藏】 【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