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发布于:2020-01-03 19:51)


五帝时期,颛顼部落兴盛于此地,都于帝丘,始称高阳。夏朝,封昆吾氏为夏伯,都帝丘,称昆吾国。春秋时称帝丘,属卫。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自楚丘迁都帝丘,至公元前241年,秦灭卫,前后历经388年,因帝丘位于濮水之北而成濮阳。秦属东郡,设县为濮阳县,郡治在濮阳。汉袭秦制仍称濮阳县,东郡郡治不变,新莽时一度改东郡为治亭,属衮州,东汉时恢复旧称。隋王朝濮阳县析出昆吾县,属东郡。唐属濮州。五代及宋朝时期,因地处黄河要冲,先后将澶州改成防御州、镇宁节度、北辅、开德府等,州治德胜城(今濮阳县城为德胜北城)。金改澶州为开州,延至清末。元、明、清700余年间,开州(今濮阳县)行乡、里、甲制。明弘治(1491年)载:开州设孝义、晋阳、进思、鄄城乡,辖347个乡。民国初(1913年)改城开县,民国3年(1914年)夏称濮阳县。

1940年,濮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1年,冀鲁豫边区划濮阳县为濮阳、尚和、昆吾三县,此时,抗日民主政府与国民党濮阳县政府并存。1945年,日本投降后,冀鲁豫边区政府划濮阳县城关区为濮阳市,1946年夏撤销。1949年8月,平原省濮阳专员公署成立,濮阳、尚和、昆吾为属县,专属设在濮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濮阳、尚和、昆吾三县合并,仍称濮阳县。1952年12月,濮阳县属河南省濮阳专属,1954年9月,濮阳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安阳、新乡两专属合并,濮阳县属新乡专署。1962年,新乡、安阳两专属分设,濮阳县回归安阳专署。1983年9月,濮阳县撤销,濮阳市成立。1984年2月,在原濮阳县基础上,成立濮阳市郊区。1987年6月,撤销濮阳市郊区,恢复濮阳县。



收藏】 【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