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发布于:2022-01-04 09:24)


体育是重要民生,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增进健康、增添幸福的基本保障,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党和国家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体育强县和健康濮阳县建设,依据《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濮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濮政〔2021〕29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国家战略,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身和健康诉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健康需要,实现全民健身共建共治共享,全方位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阳县绚丽篇章靓丽色彩。

二、目标任务

2025年,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稳步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5万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总人口2.5‰以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配备更加齐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体育消费总规模稳步增长,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更加显著。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实现均衡发展,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支撑濮阳发展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全民健身成为“健康濮阳”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名片。

(一)弘扬全民健身文化,倡导终身体育理念

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弘扬健康新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大力宣传、推广体育健身科普知识,宣传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让人们了解体育不仅在强身健体,而且在人格完善、意志培养、精神培育等方面的综合育人功能。充分认识体育在人们成长进步中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文化氛围,使人人树立崇尚体育、热爱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使体育健身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自觉追求。

(二)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激发全民健身活力

大力引导、鼓励和扶持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按照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自生力强、专业性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方向转变,推动其向专业化、法治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推进体育社会组织与行政事业单位脱钩过程中,切实做好公益性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确保其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加强各级体育总会枢纽性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带动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扶持和引导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大力培育和扶持基层俱乐部等形式的体育社会组织,力争全部乡镇(办)和行政村、社区建有体育社会组织。鼓励自发性的健身团队和站点依法依规转化为固定的健身组织,形成依托健身场地开展健身活动的组织发展形态。重视发挥网络体育组织和健身领袖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引导、服务、规范其健康发展。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品牌化发展和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形成架构清晰、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局面。

(三)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领体育生活

实施品牌战略,发挥优势品牌在全民健身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全运会、职工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影响力。大力支持梅花拳展示交流活动、龙舟赛等具有濮阳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形成具有全省影响力和鲜明风格的全民健身特色品牌群。鼓励各乡镇(办)结合各自实际,打造舞龙舞狮、武术、梅花拳等乡镇体育特色,实施龙乡特色、一乡镇(办)一亮点、一村(社区)一项目的精品带动工程。组织开展工间操、广播操等日常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做好节庆期间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突出办好全民健身活动月、全民健身日。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运动会、乡镇运动会、农民篮球赛、太极拳比赛、足球比赛等全民健身品牌在全县的影响力。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鼓励商业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激发市场活力,完善群众体育竞赛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各乡镇举办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支持各乡镇结合地域文化、旅游休闲等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国际国内影响和可持续性的品牌赛事。改革综合性运动会的办赛模式,利用筹备和举办市、县运动会和各单项体育赛事等重大赛事的契机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使举办体育赛事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四)优化结构布局,实现全民健身项目竞相发展

加快发展足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加大足球场地建设充分利用县城公园、林带、绿地等规划用地,新增30块社会足球场地。积极落实《中国足球运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推进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发展,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足球活动,举办多层级的足球赛事,促进足球运动蓬勃发展。积极推广篮球、足球运动,利用省、市举办运动会的契机,实施群众篮球、群众足球运动的推广发展计划。 

筹备举行全县第三届运动会和第四届运动会,促进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按照《全民健身条例》《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第二十八条:“省、市、县每四年举办一届综合性运动会”的规定。2025年举办濮阳县第四届运动会。全力备战2021年濮阳市第十届运动会和2025年濮阳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通过举办全县运动会,参加市全运会,推进各类全民健身项目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健身走(跑)、足球、篮球、乒乓球、骑行、户外、游泳、健身操、广场舞、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培育体育舞蹈、瑜伽、健身健美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积极扶持推广体现濮阳传统文化和地理人文特征的武术、太极、健身气功、舞龙、舞狮、秧歌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五)大力发展重点人群体育,引领全民健身整体发展

着重发展青少年体育,支持成立青少年体育协会;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课余训练、校内竞赛和校园全民健身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加强青少年健身活动、竞赛交流、科学健身指导和体质监测等服务,优先推进足球、武术、轮滑、冰雪运动等项目进校园。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营地建设,成立20个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积极创建省级青少年体育活动营地。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使青少年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锻炼兴趣和习惯,力争青少年体质全面止跌回升,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发挥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引领作用,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支持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为老年人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发挥全民健身在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采取优惠政策,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成立残疾人体育协会,开展好残疾人体育项目,推进残疾人康复运动普及。建立健全职工体育协会、妇女体育协会等体育协会组织,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公共体育服务纳入属地供给体系。在后疫情时代,鼓励居家锻炼,大力倡导亲子运动,发展家庭体育,通过线上线下,鼓励更多群众参加体育运动,加大特殊人群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使他们享受更多社会关爱、在融入社会方面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构建指导服务网络,服务全民健身科学发展

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促进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各级体育社会指导员人数在1000人基础上,每年以20%的规模递增,引导具备优秀社会体育工作能力的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评选测试,鼓励参与社会体育发展。社区、农村行政村社会体育指导员覆盖率达到90%。依托乡镇、相关学校、辅导站点加强体育社会指导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体育社会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促进体育场馆活动预订、赛事信息发布、经营服务统计等整合应用,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分布于城乡社区、商圈、工业园区的智慧健身中心、智慧健身馆。依托已有资源,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加强分析应用。

建成标准化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每年组织开展国民体质测定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2次以上有条件的乡镇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开展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监测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运动水平等级人数比例和达标率、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4项指标统计,建立全民健身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数据库。其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比例高于全平均水平。

推动体育健身设施与医疗康复设施联合配置,指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运动健康促进服务中心,设立科学健身门诊,开具运动处方,形成社区体医结合的慢性病预防与非医疗干预机制。将国民体质测定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项目,推动全民健身相关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建立社保卡余额可用于购买健身服务机制。

积极引导相关学校、站点,深入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下乡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遍布城乡、科学有效、机动灵活的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网络。实施运动促进健康行动计划,推广“运动是良医”的理念,提高全民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含量。强化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对促进身心健康功效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普及科学健身指导和健身教育。

(七)推进行业融合,实现全民健身与社会各项事业协同发展

依托河南自由贸易区发展规划,结合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事业发展,统筹谋划全民健身重大项目工程,实现全民健身与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健身消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协同规划,推动全民健身与旅游、文化、卫生、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健康濮阳,幸福龙都”建设。

按照濮阳市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濮阳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推动体育综合体和产业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培育本地具有地方特点的体育产业,命名一批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或项目,积极申办级体育产业基地。发展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核心运动项目和精品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整合区域链的作用。

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发展对全民健身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相关产业发展,扩大与全民健身相关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健身培训、体育康复等体育产业门类规模,培育体育用品和服务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体育”、“体育+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科技开拓全民健身产品制造领域和消费市场。积极培育、完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鼓励、刺激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使全民健身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深入实施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体育资源开放,引导社会力量进入体育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提供新增体育产品和服务。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提高社会组织承接体育赛事和服务全民健身的能力。制定《濮阳体育社会组织星级管理办法》,扩大彩票公益金资助全民健身赛事范围,吸引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推动体育与杂技、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节会赛事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八)拓展全民健身交流空间,推动全民健身开放发展

深化体育领域改革,把我县全民健身发展放在全市和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来观察、比较和研究、布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拓展全民健身理论、智库、社团、项目、人才、设备等国内、省内交流空间,推动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发展。传播和推广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的濮阳理念、濮阳故事、濮阳人物、濮阳标准、濮阳产品,发出濮阳声音,提升国内影响力。有效发挥全民健身在传播濮阳传统文化、提升濮阳形象、增强濮阳软实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三、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把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列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核评价体系,将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和考核。充分发挥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部门联动、分工合作、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为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供组织保障。

(二)强化政策保障

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健康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和优化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全民健身事业。将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可用于建设全民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鼓励租赁供地、倡导复合用地,建设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三)壮大人才队伍

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结构优化作为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优化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与其他行业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其他领域人才发挥作用,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完善全民健身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全民健身人才智库。

(四)实施绩效评估

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实施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各级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2023年,体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体育部门报告。



收藏】 【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