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堽乡:多举措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发布于:2024-07-22 08:48)


近日,白堽乡团委以志愿服务凝聚强大合力,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员青年为先锋,以“安师青马学子”赴濮阳县白堽乡志愿团和“晨曦”大学生志愿者为抓手,创新“志愿服务+防溺水”工作模式,预防为主、教育先行、多方联动筑牢防溺水“安全堤”,为青少年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提前工作部署,压实“责任线”。白堽乡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多次召集乡机关全体青年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召开防溺水安全工作会,部署推进防溺水工作,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面落实好青年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防溺水工作任务。针对防溺水工作制定《白堽乡暑期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各个行政村和各中小学校。同时要求学校召开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家长会,增强家长和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筑牢防溺水工作安全防线。

强化队伍力量,拧紧“安全阀”。成立白堽乡暑期“防溺水”青年突击队,同时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扎实有效地开展防溺水工作。摸排留守儿童和“孩子王”名单,实行包保联系制度,积极进行上门走访,保持电话长效跟踪,确保每名“易入水”对象监管到位。

增加宣传频次,敲响“安全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拉横幅、张贴海报、微信群、村广播等“线上+线下”集中宣传模式,提升群众防范和监护意识,营造重视防溺水优良氛围,切实做到防溺水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村庄、河道沿线发放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手册,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依托青年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重点对象,上门入户提醒家长加大对孩子的教育和看管力度,切实提升青少年儿童防溺水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自救的能力。

严密巡逻守护,织密“安全网”。本着“不放过一个重点区域”的原则,设立防溺水责任区,组成以青年干部、大学生志愿者为骨干防溺水巡查队伍,根据人数编排值班表,在乡域内黄河生产堤1-23号坝进行常态化轮班巡逻。发现有青少年、儿童在水边游玩或游泳、垂钓等现象,及时劝阻警告、批评教育,并建立工作台账。严禁中小学生在水边嬉戏玩耍,确保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风险化解在第一时间。目前已成功劝导8名中小学生、10余名垂钓人员远离危险水域。

 

 



收藏】 【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